但面對未來環境的發展與市場變遷及競爭者的挑戰,仍然有許多課題需克服。綜觀液晶面板產業所面臨的環境變遷因素,包括以下幾項:(一) 替代產品趨緩雖然液晶面板產業的產值逐年提升,液晶電視也被視為市場的主流,但 PDPTV 和 OLED TV 因為耗能壽命與成本問題,所以未來市場驅動因素仍依賴 LCDTV 以及各類型新興消費性電子的應用。(二) 投資甚鉅,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液晶產品的投資金額,動輒 30 至 40 億美元,雖然造成潛在廠商進入的障礙墊高,但也使得投入廠商的退出成本也相對提高,尤其切割尺寸持續成長,但大尺寸的新興應用並不明確,市場風險亦相對增加。(三) 成本成為不可承受之重,關稅議題動見觀瞻。在各國政府有意培植當地電視產業情況下,進口液晶電視維修產品多被視為消費性電子產品而課以高額關稅,或規範液晶電視產品必須要有相當比例的內製零組件。而這將牽動液晶電視廠商的成本組裝及模組運籌,及全球供應鏈的布局。(四) 市場區隔二極化液晶電視也有相同的二極變化,針對特定市場,如價格高度敏感(超低價位) 、畫面品質堪用(類比訊號) 、大型量販通路(以量取勝)的市場區隔為主要對象,價格屢創新低,但強調高畫質及高性能的液晶電視市場需求亦不斷成長。第二節 產業趨勢變化與分析回顧電視發展的歷史,黑白映像管電視於 1941 年問世,1953 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 Council)正式將彩色電視納為製播傳輸的標準(陳勝強,2005)。
電漿電視1、簡介(1)利用電漿氣體的放電作用,可以製造出很大尺寸且色彩亮麗的電漿顯示 器(Plasma Display Panel,簡寫為 PDP),若將之製成電視,則稱為電視 維修。(2)電漿顯示器的發光原理與日光燈近似,因此可以將 PDP 想像為由數十萬個被縮小的日光燈組合而成。在 PDP 中,每一個小日光燈稱為一個像素(pixel)或畫素。以解析度為 1280 像素×768 像素的 50 吋電將電視為例,大約有 1280×768 近似於 98 萬畫(1)在每一個真空玻璃中充入如氦、氖等惰性氣體,前後兩玻璃板接上高壓電後,可使充入之惰性氣體正負離子分離而產生電漿,這時會放出紫外光。(2)當紫外光線照射到塗布在玻璃表面上的螢光粉時,可發出可見光。彩色電漿顯示器的屏幕上塗滿可發出紅、綠、藍三原色的三種螢光粉發光點,當紫外光照射在每個發光點時,就可產生各種色彩了。並利用激發時間的長短來產生不同的亮度,是一種自發光顯示而且在修復上所費不貲;不過液晶電視在這方面相對地佔了不少優勢,因為液晶 電視若產生訊號衰退的現象,可以藉由更換螢幕燈管的方式延長面板壽命,而更換燈管後的液晶電視,其成色表現與新品差異不大,而且在費用上也便宜許據推算,以三十吋的LCD TV為例,共有十六支燈管,全部更換的費用可能不到萬元※ 液晶電視與電腦用液晶螢幕的差異 液晶電視要淘汰的是傳統映像管電視,在顏色飽和度、反應速度、對比、銳利度等高畫質的要求,都比電腦用液晶螢幕來得高。為了要符合消費者對畫質的要求,所以液晶電視在液晶面板的使用必須使用高標準的液晶面板,而與一般用於 電腦的面板不同。
因此產品的量產技術大多以技術移轉為主,所以在產品基本的專利上往往必需是藉由國外授權來取得使用權,如此將付出許多成本代價。目前在液晶電視產業中,日本等先進廠商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專利,台灣廠商如何突破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將是發展液晶電視產業的重要關鍵因素。(三) 機會(Opportunity)(1) 產業正值成長期全球液晶電視產業的複合成長率高達 55.4%,雖然台灣液晶電視產業與業者在全球所佔比率不高,但台灣具有液晶面板的強力後援與中國市場上的相對優42勢,對於未開發市場仍有相當大的機會。(2) 數位電視節目時代的來臨全世界的先進國家目前都朝向數位電視節目的方向邁進,並且在未來的十年左右將回收類比頻道改為全面數位化,其原因是數位電視節目具有許多傳統類比廣播無法達成的優點,如(a)多頻道化:原先在類比訊號只可播放 1 個節目的頻寬下可以播放 3 個數位訊號的節目與 1 個資料傳輸頻道;(b)高畫質播放:數位訊號較不受天氣的影響即使在刮風下雨天,訊號仍然一樣清晰;(c)多功能播放:可做互動雙向節目並且可以使觀眾隨時都可觀賞所希望的節目與查閱世界各地之天氣與新聞; (d)可將 TV 與 PC 結合:透過網際網路與無線傳輸方式可將家用電器串聯起來,並透過電視即可監控與遙控所有數位家電產品。當數位時代全面來臨時,家用電視維修的畫面是越大越實用且越具有臨場感,而液晶電視產品正是具有畫面大且為直接數位驅動的顯示器,因此非常適合作為未來的家庭顯示器。
漿電視不會有幾何失真(geometric distortion)的 | 回上頁 | 是因為日積月累所粘留的空氣中的灰塵,一種是使用者在不經意中留下的指紋和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