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與液晶顯示器這兩者產品外觀雖然類似,但其實還是有所區別,不能完全替代,電視修理可由以下兩點說明之。(一) 面板不同液晶電視面板和液晶顯示器面板雖然同樣是 TFT 液晶面板,但由於這兩者是應用於不同的層面,彼此之間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在液晶分子大小、成像處理與色彩、亮度和對比度、可視角度等方面。構成液晶電視面板的液晶分子比液晶顯示器面板的要大,因為液晶顯示器在使用的時候,人們與顯示器距離不足 1 米,液晶顯示器主要表現出一些很微小的細節,所以構成的液晶分子要小一些,這樣的面板造價也更昂貴,而液晶電視面板主要是表現整個畫面,對很細小的地方要求不高,使用大分子的液晶還可以降低成本。液晶電視面板在成像方面優化比較大,液晶電視主要表現整個圖像,所以要獲得好的成像效果,在成像處理上比液晶顯示器面板強。另外液晶電視的內部採用了功能強大、容量更大的數字處理電路,真實還原了圖像的本來面貌和色彩。液晶顯示器面板亮度一般是 300 流明左右,而液晶電視面板都是 500 流明左右,其次對比度也不一樣,現在主流的液晶電視可達到 10000:1 以上或是更高的對比,而液晶顯示器則只有 700:1 或 800: 1。
液晶的結構(1) 絲狀液晶(向列狀液晶)(nematic liquid crystal):說明:分子長軸方向相互平行。此類型液晶因分子的排列,對外加電場的變化反應速率最快,因此普遍應用在液晶電視維修及電腦顯示器上。(2) 脂狀液晶(層狀液晶)(smectic liquid crystal):說明:分子的排列具有層狀規則性,且各層間分子有一定的方向。此類型 液晶因分子的排列,對外加電場變化反應較慢,因此不適用於顯示器上, 多用於光記憶材料的元件上。(3) 膽固醇液晶(扭層液晶)(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說明:分子的排列,具有相互平行的層狀規則性,同一層面上各分子長軸 的方向雖然相同,但相臨層面上分子的長軸方向並不相同,而具有一固定夾角。因平面間的距離會隨著溫度而變化,因此會反射不同波長的光,這種顏色隨溫度變化的特性,常用於溫度感測器上。四、液晶電視1、原理液晶是固定在透光板與濾光板之間,在液晶上施加電壓,米粒狀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式就會改變,讓光通過或不讓光通過,液晶本身不是“發光體”,也不會產生顏色。在開啟狀態下液晶成規則的縱橫排列,就能組成液晶屏液晶的每一個圖元加一個三原色(紅,綠,藍)的濾色器,由此才能產生豐富多彩的顏色。五、電漿的簡介1、物質的狀態,除了固態、液態及氣態外,當溫度很高時,會有一種新的狀態,稱為電漿態(plasma state)。
目前全球資訊工業產品出貨之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於新興國家如中國、巴西、俄羅斯及印度等地,由於當地政府為提升資訊基礎建設以帶動經濟起飛,所衍生之產業政策帶來強大的電腦設備採購需求,將會支撐全球資訊工業之持續成長,預估2009年需求約有1億4,050萬台,年成長率仍有7%。筆記型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效應日漸擴大,2008年筆記型電腦在個人電腦市場的滲透率已逼近五成,預估2009年筆記型電腦在個人電腦市場上將首度超過桌上型電腦,滲透率將超過五成。筆記型電腦加速普及的主因包括筆記型電腦低價化,提高消費者選購筆記型電腦的意願;兩者效能差距縮小,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的硬體配備和效能差距逐漸拉近,獲得一般消費者、企業用戶及電腦玩家的青睞;還有行動運算平台蓬勃發展,自從Intel推出Centrino運算平台後,筆記型電腦內建無線上網功能,突顯筆記型電腦與49 PIDA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桌上型電腦在「可攜式」便利性之差異,而內建WiMax技術的新一代筆記型電腦上市,將可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筆記型電腦面板以寬螢幕為主流,在2008年已達約93%比重,而2009年將可接近97%;相較液晶電視維修與液晶監視器,16:9面板在整體筆記型電腦滲透率則約為8%,預估未來將大幅成長,至2009年16:9面板比重約為39%,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在尺寸方面,仍以15.4吋、16:10寬螢幕機種為主流,其次為14.1吋、16:10寬螢幕。此外,韓國三星、LGD、台灣友達、奇美、華映及中國京東方等面板廠在2008年下半年陸續推出13.4吋、14吋、15.6吋及16吋一系列16:9筆記型電腦面板,2009年將陸續可見到18.4吋與17.3吋之16:9尺寸產品。估計2008年15.4吋到16吋之寬螢幕面板將占整體筆記型電腦的50%,14.1吋面板則約達25%,未來兩者仍將為筆記型電腦之主流。
是紅色發光二極體。如果是彩色,一般是三個三原色小二極體組成的一 | 回上頁 | 革自 2002 年第五代生產線開始導入後,由於受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