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基礎所有國家的高科技產業發展都不是一蹴可及的,除了人民的素質以外,產業的基礎都是由較簡單的勞力密集產品發展,然後隨著技術與量產經驗的累積而逐步發展至高科技的產品。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即為如此,從早期簡單的電子零件裝配廠開始發展至成為全球的半導體量產重鎮,然後再隨著全球產業發展的脈動進入目前光電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一路發展,使台灣累積了十多年的高科技量產經驗與基礎。而液晶面板產品必須要有半導體與薄膜、真空製程等技術以及驅動電路設計的能力,如此的量產製程技術不適合歐美國家發展,並且也不是東南亞國家的技術所能達成的。相較於日本與韓國研發 10 年以上才達到今日的產品水準與量產技術能力而言,國內廠商的能力仍是不可忽視的,此點對台灣液晶面板與電視維修產業而言在產品競爭能力上是非常有利的。加上近來台南液晶電視專區40的成立,對於液晶電視價值鏈中成員與周邊廠商具有凝聚效果,對未來台灣該產業發展具有正面影響。(4) 勞動報酬競爭力較日為佳就薪資與土地成本結構,台灣企業所承擔的成本遠低於日本,而與韓國相差不多,而也使日本等企業願意來台尋找合作策略夥伴或是代工廠商的原因之一。(5) 與中國合作及行銷中國市場之優勢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台灣的企業也已赴中國設廠多年,而且大陸的內需市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目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例如半導體與光電產業都還處於在開始的階段,因此在人才的經驗與數量上都還無法獨立發展液晶面板與電視產業。因此國內液晶面板與電視廠商正可利用此一時機,引導並配合中國企業做策略合作夥伴以發展液晶面板與電視所需的上游材料與設備,以及利用當地的廉價的勞工,如此不但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並且將可減少未來競爭對手的產生。
不過就畫質而言,WLED背光初期的畫質表現非常糟糕,遠遠不如RGB LED以及CCFL背光。電視修理廠商喜歡拿LED背光來混淆概念,試圖傳達"LED背光不僅功耗更低,而且畫質更好”的口號,不過當時許多經典的CCFL背光電視還在市埸中熱賣,加上等離子電視也有不少機型受追捧,LED背光的畫質騙局被拆穿,一度不少人最終放棄更省電的LED機型,繼續選購CCFL背光電視。 2010年:WLED背光逐步完善,市場接受度高相比較CCFL背光,WLED背光成本更低,電視廠商通過技術手段完善了WLED背光畫質表現,加上國家補貼政策的影响(指中國大陸),2010年是WLED背光全面侵占市場的一年。由於成本更低的關係,所有的電視廠商都投入了WLED背光的懷抱。在這裏要表揚索尼的是,索尼旗艦級電視依舊堅持採用頂級的RGB LED背光系統,電視售價十分驚人,不過依舊有高端玩家為其買單。 2011年:互聯網電視機型推出液晶電視全面採用WLED背光系統之後,電視廠商需要新的利潤點,這個時候互聯網電視的概念就被提出来了,TCL推出MiTV概念、長虹推“樂教”電,海爾“模卡”電視、三星趣味百科電視等等,電視内置Wi-Fi無線模組,内置瀏覽器,可直接瀏覽網頁等功能得到實現。内置在線視頻平台被認為是非常有前途的功能。 2012年:智慧電視衝擊主流市場互聯網電視並不是理想形態,其存在的價值是告知世人:電視具有多元化的可能。2012年,智慧電視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使用習慣,可以安裝APP應用程序成為可能,通過電視機玩游戲,刷微博,視訊聊天等等,不過最終證明,這一切都不如智慧手機來的方便。
近年來,資訊多媒體化的多元發展,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中最受矚目的產品為電視機產品,再加上全球數位電視、廣播的啟動,更掀起平面電視顯示技術的革命,傳統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電視市場的時代則將走進歷史。而在平面電視的技術領域中,以液晶、電漿(PDP)與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三大項目為主,其中又以液晶電視(LCD TV)因製造廠商眾多、價格競爭力大,市場需求更是成長迅速。台灣由於具有液晶電視面板上的生產優勢,並且擁有政府的支持(兩兆雙星計畫),同時,液晶電視也是目前市場的主流產品,因此本文以液晶電視(LCD TV)為探討主題,並分析其產業優劣勢,以其能了解液晶電視之產業策略,並建議液晶電視廠商在未來市場的因應之道。第一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定義與範疇第一節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定義與範疇近年來,資訊多媒體化的多元發展,使得資訊產品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領域漸趨模糊,其中,最受矚目的產品為電視機產品。因為電視機是現代人最主要的休閒娛樂管道,也是吸收訊息的主要來源,為全球普及率相當高的電器用品,再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蓬勃發展與全球數位電視修理、廣播的啟動,更掀起平面電視顯示技術的革命,象徵著傳統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電視市場的時代即將走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