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 LCD TV 是非自發光型顯示裝置,需要背光源來提供所需的亮度,結合彩色濾光片來形成色彩。LCD TV 過去一直以來採用冷陰極螢光燈管(CCFL)作為背光源,但 CCFL 存在多個問題,包括含汞、色彩表現範圍小和發光效率提升空間接近飽和等,因此,近年來全球廠商無不積極尋找替代光源,以期符合環保、節能、輕薄和高畫質等要求。未來 LCD TV 將朝 3D、LED 背光源、無邊框設計及螢幕電影化四大趨勢發展,其中又以 LED TV 挾其與 LCD TV 價差急速縮小、來自各國品牌業者支持,以及輕薄、節能等各項優點,備受市場青睞。第三節 競爭性產品與替代性產品目前 TFT-LCD 的替代性產品包括: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超扭轉向列型液晶(Super Twisted Nematic,STN LCD)、低溫多晶矽 TFT LCD(Low Temperature Poly-Si,LTPS)、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s,PDP)與電29激發光顯示器(Electro Luminescene Display,EL Display)等。就技術而言,各產品的應用範圍有所不同,將以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價格競爭力、市場區隔程度、消費者或下游廠商之轉換成本等各因素來探討替代品威脅程度:(一) 替代品之功能強度當替代品之功能與現存產品差異不大或其功能越強,則威脅性也越大。在此以厚度、螢幕尺寸、電視維修、反應速度、輝度、解析杜、耗電量、使用壽命、對比與色階調性來作為判斷功能之依據,其各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將以表 6 作說明。(二) 替代品之價格競爭力當替代品價格競爭力越強時,產品本身越容易被替代。尤其當產品功能差異不大時,價格扮演的替代程度也越大。在顯示器方面,TFT-LCD Monitor 替代CRT Monitor 已成為趨勢。(三) 替代品市場區隔程度當替代品市場區隔越相近,替代程度也越大。目前產品市場區隔是以產品最適生產尺寸為依據。如 PDP 適用於大型顯示螢幕,OLED 則偏重於在小尺寸產品之應用,兩者的應用市場跟 TFT LCD 有所差距,故 TFT LCD 產品與這兩種替代品的市場區隔程度高。而 STN LCD、LTPS 與 TFT LCD 是相同尺寸與規格之市場區隔,但 STN LCD 在較大尺寸的螢幕市場上,因為畫質與反應速度處於劣勢,因此已被 TFT LCD 取代,而 LTPS 則因製程技術的問題,尚未能在大尺寸的面板量產,但因其產品特性將使得替代程度極高。(四) 消費者或下游廠商之轉換成本對消費者而言,其轉換成本包括購置成本與使用成本等,因為顯示器是屬於耐久財,當消費者考慮轉換時,其主要考慮是將顯示器予以升級或完全更換。若以 CRT 與 TFT LCD 做比較,當消費者要購買液晶螢幕時,就必須完全捨棄映像管螢幕,轉換成本極高。
但2008年開始,Samsung、Sony、Sharp等日韓系品牌為了增加市占率也開始大幅降價以減少與本土品牌的價差來吸引消費者,且大陸消費者對於日韓系液晶電視的接受度不錯,全球各大電視品牌業者未來勢必會在中國大陸液晶電視維修市場市占版圖會再經過一番交戰。在銷售尺寸方面,32吋至40吋為主流銷售尺寸。5-2 平面電視市場與產品發展趨勢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PIDA 46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2008年LCD在液晶監視器與筆記型電腦等應用產品的產值分別約為217億與128億美元,其中,筆記型電腦還維持成長4%;液晶監視器則大幅衰退13%。在價格幾乎落底之下,預估2009年液晶監視器與筆記型電腦產值約為173億與125億美元,年成長率分別為-22%與-2%。以出貨量來看,全球液晶監視器市場裡,Samsung以18%的面板出貨量市占率取得冠軍地位;奇美與LG Display分別以18%與17%分居第二與第三名。而就筆記型電腦來說,出貨量前三名的面板廠商依序為LG Display、Samsung與友達,市占率分別為30%、29%,以及21%。以下將分別介紹液晶監視器與筆記型電腦的發展動態。5-3-1 液晶監視器市場2008年全球IT產品合計約有3億1,160萬片的面板需求量,其中液晶顯示器需求約1億8,110萬片,較2007年成長8%。然而在大環境景氣不佳、監視器市場趨於飽和、消費力緊縮以及筆記型電腦逐漸取代桌上型電腦的趨勢下,預估2009年將衰退5%,約為1億7,200萬片,如圖5-3-1所示。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寬螢幕液晶監視器在面板廠力推之下,2008年超越傳統4:3螢幕機種,占整體液晶監視器超過6成,預估在2011年比重將達95%,如圖5-3-2所示。其中,19吋寬螢幕在2008年取代17吋產品成為主流,占整體比重最大約達28%,並以率先推出該產品的台灣奇美市占率約近4成為最高。
消費者或下游廠商之轉換成本對消費者而言,其轉換成本包括購置成本與使用成本等,因為顯示器是屬於耐久財,當消費者考慮轉換時,其主要考慮是將顯示器予以升級或完全更換。若以 CRT 與 TFT LCD 做比較,當消費者要購買液晶電視修理螢幕時,就必須完全捨棄映像管螢幕,轉換成本極高。以 TFT LCD 與 STN 或 LTPS 做比較,因消費者在購買時,就已顯示器等級做考量,消費者無法加以替換,所以彼此之間較無轉換成本。對於下游顯示器廠商而言,其轉換成本包含供應鏈變遷之轉換成本,如 CRT 必須轉換生產線,而 STN 或 LTPS 只是模組上之差異,因此轉換成本可以較低。但LTPS 由於其產品之技術特性,使得背光源模組可省去,在厚度可以更加薄型化,在面板抽換上將可更具有優勢。至於 PDP 與有機 LED(Organic EL Display,OLED),這二種顯示器類型,因為根源其產品特性與技術發展,與 TFT LCD 在產品市場的區隔度極高,因此與 TFT LCD 比較沒有替代效果,也無轉換成本可而言。上述各替代品之介紹與比較後,將競爭強度作一整合,如表 6 所示。表 6 大型 TFT LCD 之替代品競爭強度因素分析表30第六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市場第一節 市場規模、成長率、利基機會隨著面板廠商積極佈局新世代產能擴產下,LCD TV 面板成本快速降價下,加上下游家電及通路商積極促銷下,配合全球數位電視廣播化的推展,LCD TV市場快速崛起,已逐漸侵蝕 CRT TV 市場,取代效應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