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輔具相關知識

2022-07-01

候群、睡眠障礙及頸椎椎 間板突出或退化性疾症(俗稱骨刺),進而

 低頭族後續所衍生的問題不單單是令人詬病的視力問題,這些問 題包括了肌腱發炎、周邊神經病變、肩頸症候群、睡眠障礙及頸椎椎 間板突出或退化性疾症(俗稱骨刺),進而造成神經壓迫等。上述問 題最嚴重的莫過於頸椎退化性疾症,合併神經壓迫,接下來我們就針 對此問題進行介紹。 正常的脊椎構造是由椎體、醫療護腕推薦椎間盤、關節面、韌帶、脊髓、神經 根及血管所構成,每個構造各司其職,也互相配合,讓人的脖子能自 由活動。 隨著年紀增長,身上的器官會逐漸老化,韌帶會增厚及鬆弛、骨 骼會磨損退化、腦萎縮、記憶力退化及皮膚保水度也會喪失……當然 撰文 ◎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張怡苓人工椎間盤於 頸椎手術的運用 專題 企 畫 Nov.2018 7 脊椎也不例外。常見的頸椎退化性疾病有頸 椎間盤病變、頸椎狹窄及骨關節炎。 何謂頸椎椎間板突出症? 頸椎共有七節,像竹子般一節一節構 成,每節之間有一個纖維軟墊,叫作椎間盤 (人體的避震器)。


「望聞問切」,是醫師 診斷任何疾病的基本功,也是老祖宗千百 年來流傳下來的智慧。醫療護腕推薦頸椎病的臨床表 現,多半繁複而非專一,常常又會因長期 的生理異常而導致身心症或是自律神經失 調。診治這類病人時,醫師最需要做的, 是「望」:關愛的眼神;是「聞」:用心 傾聽;是「問」:詳細詢問病史;絕對不 是「切」:檢驗/檢查而已(如抽血、X 光、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神經傳導等)。 只可惜,現今的醫療行為求快(效率)求 利(效益),「不聞不問,只切不望」早 已成為常態。沒有正確的診斷,反覆的吃 藥、打針、檢查、復健、甚至開刀,反而 製造更多的病與病人,導致更多的醫療浪 費與不幸。 以前農業時代,一般人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隨著時代 的變遷及科技的日新月異,帶來了便利的生活,也造就了很多3C產 品的誕生,進而改變了大眾的生活型態。現代人的生活也因此有了重 大的改變,放眼望去,人手一電子產品,無論是平板電腦又或是手機 等,這樣的生活型態讓許多人成了低頭族。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開發學童覺察能力與改善 脊柱側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頁 47。 註二十四、孫鴻明(2007)。分析胸椎脊椎側彎術後結果之影響因子與臨床探討。 私立長庚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頁 5-6。 註二十五、鄭芳欣(2008)。不同椎體旋轉角度與施力條件對脊柱側彎之矯正果 影響-有限元素分析。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關節炎護膝頁 10。 註二十六、同註二十五。 註二十七、鄭芳欣(2008)。不同椎體旋轉角度與施力條件對脊柱側彎之矯正效 果影響-有限元素分析。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頁 11。 註二十八、林育姍、胡榮和、胡雅珍、樊惠瑜(2009)。背架的種類及其功能。 2014 年 10 月 10 日,取自 http://blog.xuite.net/wdt5861/twblog/130104764。 現代鐘樓怪人-淺談脊椎側彎 9 註二十九、林季福(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開發學童覺察能力與改善 脊柱側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頁 48。 註三十、李承擇、陳晉瑋(2009)。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2014 年 10 月 5 日, 取自 http://rehab.ym.edu.tw/child/AIS%209812.pdf








病因素相當多,包括發炎、腫瘤、血管異常、先天結構異常等, 但   |   回上頁   |   我 會請他們在頸圈和脖子間再加一片「圍 脖」,免受風寒侵入而